新闻动态

News

咨询热线
138-1648-4378

电话传真
021-65537820

公司新闻 Company dynamics

JAMA子刊:孕期每天喝半杯咖啡,就与胎儿发育迟缓相关!美国NIH发现,准妈妈每天摄入50毫克咖啡因,与胎儿体重、身长下降有关

发布日期:2021-03-29    作者:威尼斯wns.8885556制药    

现在生活忙碌、压力大的人越来越多,所以不少人会半开玩笑地说,“我这条命是咖啡给的”,奇点糕也很理解提神醒脑的必要,再说咖啡对健康也有不少好处。


但咖啡虽好,却不一定人人都适合喝,尤其是期待新生命的准妈妈们。近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下属团队的一项最新分析就显示:准妈妈平均每天摄入50毫克的咖啡因,也就是一天半杯咖啡的量,就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!


这项分析纳入2000余名准妈妈,发现与不摄入咖啡因相比,准妈妈们孕期每天摄入50毫克咖啡因,与出生时婴儿体重较轻、手臂和大腿围偏细有关,看来准妈妈们孕期可能得彻底戒咖啡才行[1]。这一分析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。

孕期该不该喝咖啡,喝多少咖啡算安全,是这些年来的一大争议课题。2010年美国妇产科学会的推荐,是准妈妈们每天摄入200毫克咖啡因就算安全,世卫组织后来的推荐上限则是每天300毫克。


不过这个安全线是不是真的安全,各种研究由于考量的指标不同,结论相当地不一致,去年的一项最新Meta分析甚至说,“孕期喝咖啡没有安全上限”,所以准妈妈们能别喝就别喝[2]。


而本次NIH下属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团队的分析,则是首个专注胎儿发育指标的分析,分析的数据来源则是2009-2013年间,有2055名孕10-13周准妈妈参与的一项队列研究。


研究要求入组的准妈妈们,在基线时抽血检测咖啡因及咖啡因主要代谢物——1, 7-二甲基黄嘌呤的水平,结合准妈妈们自我报告的咖啡因摄入情况,来评估咖啡因摄入与胎儿发育指标的关系。

从实际检测数据来看,美国准妈妈们喝咖啡也不能算多,只有35.7%的参与者报告每天咖啡因摄入量≥50毫克,这也才一天半杯而已,41.6%表示自己完全不喝。


但不管依据血液内咖啡因浓度,还是准妈妈们自我报告的情况,咖啡因摄入太多都与胎儿体重、手臂和大腿围等发育相关指标下降有关,其中按照血液内咖啡因浓度分析,那么浓度最高组还与胎儿出生后头围、身长两项指标下降有关。

虽然看起来体重下降几十克,头围、身长等指标下降不到1厘米,波动幅度不算很大,但一方面这是胎儿的数据,需要换算成相对水平,另一方面研究团队也指出,这是建立在准妈妈们大多每天只喝半杯咖啡的前提下。


而此前有研究显示,在摄入半杯咖啡后的一小时内,体内咖啡因浓度会达到1859ng/mL,是本次研究中浓度最高组(658.8ng/mL)的近三倍[3]。如果习惯了喝咖啡,那一天2-3杯应该也很正常,咖啡因浓度就可能会一直维持在高位。


对于咖啡因影响胎儿发育指标的原因,研究团队也给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,例如咖啡因可能导致子宫和胎盘血管收缩,影响胎儿供血从而延迟发育,或者是咖啡因打乱了准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,这对胎儿出生后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。


虽然论文作者Jessica Gleason表示,目前还不能确认咖啡因对胎儿的长期影响,但谨慎起见还是应该限制孕期摄入。现在都把孩子当宝养,万一真要是因为喝咖啡喝出问题,爸妈不得后悔死啊?准妈妈们还是在怀胎十月里少喝两杯好啦。


参考资料:

1.Gleason J L, Tekola-Ayele F, Sundaram R, et al.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Metabolism and Neonatal Anthropometry: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NICHD Fetal Growth Studies–Singletons[J]. JAMA Network Open, 2021, 4(3): e213238.

2.James J E. Maternal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s: a narrative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advice to mothers and mothers-to-be[J]. BMJ Evidence-Based Medicine, 2020.

3.Yu T, Campbell S C, Stockmann C, et al. Pregnancy‐induced changes i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affeine and its metabolites[J]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, 2016, 56(5): 590-596.

网站地图